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認讀“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理解文章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會入情入境地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朗讀并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的過程中,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滲透珍惜友情、信守諾言、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重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抓住鳥兒和樹的對話,以及鳥兒找樹時的心情,引導整體把握鳥兒的情感變化,感悟生死不渝的友情。
2、學習難點:通過想象鳥兒兩次“看”燈火而引發(fā)的補白,進一步體會鳥兒對樹的無比深情和留戀,感悟偉大的友情及對諾言的信守。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讀
1.看,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教師畫樹、貼鳥兒】,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你聽,【播放鳥叫】這只美麗的小鳥又開始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了,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寫了一篇美麗而感人的童話故事——去年的樹。
2、跟老師一起寫課題。齊讀課題!緦W生書空課題,齊讀課題】
3、下面看一下本節(jié)課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教師出示目標】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學生字詞:
看,這是本課的生字詞,下面請同學們在作業(yè)紙上選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小組合作、或者通過看書或查字典來解決!緦W生在作業(yè)紙上選生字讀音】
誰來讀讀?
融化 剩下 伐木 煤油燈 【教師點名讀】【學生齊讀】
2、初讀全文
接下來,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通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完成屏幕出示的練習題。(課件出示)【教師巡視,學生讀書3分鐘】
一棵樹和一只鳥兒是(好朋友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還要回來唱歌給他聽)。
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fā)現(xiàn)(樹不見了),她著急地找呀找,問過了(樹根)、(大門)和(小姑娘),于是就在火柴點燃的燈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军c名回答】
三、抓住重點,反復誦讀
過渡:同學們通過朗讀課文,已經(jīng)能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你們真了不起,那么這篇童話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鳥、大樹、樹根、門、小姑娘)她們進行了幾次對話呢?(4次)四次對話,構(gòu)成了我們這個童話故事最重要的內(nèi)容。以對話展開故事情節(jié),這也是本文在寫作上的'一個特點。下面請你們用波浪線劃出小鳥說的話,用直線劃出大樹、樹根、門、小姑娘說的話!緦W生讀書、勾畫句子】
1、感悟在一起的快樂:
我們先來看第一組對話。第一次是誰和誰的對話呢?(大樹和鳥兒)正如開頭描述的那樣(出示第一自然段),【點名讀】——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
讀的真好,那個詞最能體現(xiàn)出鳥兒和樹的深厚感情?(天天)再點名讀(讀出天天的感覺)。
過渡:一棵樹、一只鳥、一個唱、一個聽,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師引讀。【學生齊讀】
2、體會分別的依依不舍。
(1)可是,冬天到了,小鳥必須離開樹,到很遠很遠的南方去。臨走之前,一對好朋友依依地惜別。于是有了第一次對話。樹對鳥兒說……鳥兒說……【學生串讀對話!俊窘處煶鍪緦υ挕
(2)指導朗讀:
問“大樹”:大樹,你舍得小鳥離開嗎?
生:不舍得。
師:怎樣讀才能讀出依依不舍的語氣?【教師范讀】(聽老師讀一遍),看著老師的臉,注意:表情、語速。該生再讀。
師:你會信守承諾回來唱歌給樹聽嗎?
生:會。
師:肯定嗎?帶著這種語氣讀。
(3)同桌分角色練讀。【同桌練讀】
(4)請一對同桌讀對話
(5) 男女生分角色讀
過渡: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感覺到這對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讓我們的男孩子來讀大樹,女孩子讀小鳥。體會一下,好嗎? 【學生分男女練讀】
四、品讀賞讀,深入領(lǐng)悟
1、品讀其它三組對話。
過渡:一對好朋友在依依惜別中做了約定,他們期待著明年再相見。冬去春來,鳥兒信守諾言,飛回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在那里。重復!窘處煵寥渲Γ粝聵涓亢⒆觽,此時此刻,鳥兒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難過、著急、決心找朋友)
(1)小組內(nèi)選角色練讀對話:
她著急地找了又找,問了又問,【教師出示3組對話】這三組對話,老師想先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面合作來練讀,好嗎?你們可以自己選定一個角色練一練。【學生自由練習】
(2)、指定一個小組讀,問:同學們,他們這一組讀得怎么樣?【學生評價】
(小鳥應該讀得更焦急些。我覺得這樣子還不夠焦急。)
(3)練讀鳥兒的問話:
鳥兒為了苦苦尋找好朋友大樹,應該一次比一次焦急、難過才行!那這樣,我們專門練習一下小鳥說的三句話。
幻燈片出示小鳥說的三句話。【教師點名讀】
(4)角色扮演,體驗感知。
是啊!小鳥焦急地尋找著她的好朋友大樹,那么我們誰愿意來做一回小鳥?把這令人感動的場面表演出來呢?就在教室里,就這樣飛呀,飛呀,尋找著,你在誰的身邊停下來,那個同學就做你的配角讀。明白嗎?你們可以用自己的話。
同學們演譯得很認真,特別是小鳥你一定覺得非常疲憊吧?辛苦了小鳥!【學生角色扮演】
五、揣摩寫法,遷移運用
1、想象鳥兒的真情告白:
師:在鳥兒和我們的努力下,村子里,煤油燈旁,一對好朋友又見面了。
引讀——【教師屏幕出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鳥看了燈火幾次?(兩次)誰都知道,鳥兒為了這一刻歷盡了千辛萬苦,經(jīng)歷了那么長時間的等待,現(xiàn)在卻只能“看”。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默默地看著,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和大樹之間的交流。下面借鑒本文大量的對話描寫,展開你的想象,在作業(yè)紙上寫出此時鳥兒的真情告白吧!窘處煵シ乓魳贰
出示句子:“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出示句子:“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學生拿出作業(yè)紙,想象、練筆2分鐘】【學生交流】
(1她在看,在辨認:2終于找到好朋友的化身時,他心中有著一絲欣慰,他好像在說好朋友我來了,終于找到你了,3我來給你唱歌了)
(不忍心離開;我永遠記得你;希望來世再見)
課后小結(jié)
【教師總結(jié)】: 多么深情的話語!帶著這種深情和不舍,小鳥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最珍貴的東西,這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呢?(友誼、諾言)(引導:最珍貴的情感——對友誼的珍惜;對約定、諾言的信守)【教師板書】:珍惜友誼、信守諾言。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點:
1、理解本文巧妙的構(gòu)思,誦讀欣賞:周總理,你在哪里2。
2、體會詩中擬人、反復的修辭方法對表達詩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3、理解詩中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及其作用。
4、了解周總理為革命為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領(lǐng)會廣大人民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與崇敬、愛戴之情。
教學設想:
1、以讀代講,在讀中理解詩意。
2、詳細講解時代背景,可以讓學生回家向父母祖父母了解當時的一些情況,以利于學習本詩。
3、指導在課堂上背下全詩。
4、讓學生欣賞一些其它懷念周總理的作品,如《大地之子》、李瑛的詩等。
5、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特點。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周總理為革命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領(lǐng)會廣大人民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和崇敬、愛戴之情。
2、理清結(jié)構(gòu)線索。
3、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1、2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人,全中國人民都覺得他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他博學多才,對科教文衛(wèi)、工農(nóng)兵商各個領(lǐng)域都給予過具體而及時的指導;他精力過人,在全國各地黨委、政府被奪權(quán),公檢法被砸爛,軍隊被嚴重沖擊的情況下,他力撐危局,事無巨細,都親自處理;他廉潔一生,無兒無女無遺產(chǎn),聯(lián)合國破例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
二、簡介人物及時代背景:
1、周總理:
因為時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的事跡了解的很少,讓學生做好預習很重要。課堂上簡單介紹一些事件:
(1)周總理生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為世界和平事業(yè)所做的豐功偉績。
A南開上學時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B長征中的一些故事
C國共兩黨談判
D萬隆會議
E莫斯科會議等
。2)偉大的人品和簡樸的生活
2、寫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誦讀欣賞:周總理,你在哪里2》。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镩L街送總理——1976年4月5日“天XX件”——1977年1月,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各種悼念活動,盡情傾訴對總理無限的哀思與深情的懷念。《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感人肺腑的'優(yōu)秀抒情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創(chuàng)作出來的。由于它以藝術(shù)的形式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抒發(fā)了人民的心聲,因而很快就傳誦開來。
3、柯巖:當代女作家
三、學生介紹一些資料(自己準備材料)
四、有感情的朗讀,并理清結(jié)構(gòu)
第二課時
體會賞析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朗讀中進一步體會詩的內(nèi)涵、意境。
2、理清本詩的感情和結(jié)構(gòu)線索。
3、在朗讀中體會詩中擬人、反復的修辭方法對表達詩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范讀
二、理清詩歌感情和結(jié)構(gòu)線索:
你在哪里——他剛離去——找遍整個世界——就在這里——在人民心里
。ǜ星榈拈_端)(感情的發(fā)展)(感情的回蕩)(感情的迸發(fā))(感情的升華)
三、學生自讀體會
四、指導朗讀體會感情線所及朗讀基調(diào)
五、總結(jié)結(jié)構(gòu)及主題:
板書:
懷念、尋找——你在哪里
高山 呼應、
總 大地擬人、
理處處不在 森林反復等
永處處在 大海多種
生 整個世界(廣)修辭方
天安門廣場法的綜
在這里,在這里——活在人民心里(深)合運用
對革命赤膽忠心為人民鞠躬盡瘁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論語》四則。
2.正確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3.感受孔子思想的精華,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加強個人修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落實句子翻譯,感受孔子思想的精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授課時間: 累計節(jié)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篇心的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論語》四則)
2.誰能簡要地介紹一下《論語》這部書。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
書中的《論語》四則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這幾條論語說的是什么意思,又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來學習。
二、初讀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 老師找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讀得是否準確。(注意:慍 罔 殆 焉 省 這五個字的讀音)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音,特別是剛才強調(diào)過的這些字。
3.再指名朗讀課文。
4. 全班再次練讀,不僅要求讀音正確,還要注意文言文語言簡練,掌握好句子停頓。
三、理解課文大意
1. 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和課前所查的資料,邊讀邊想每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
2.同學們剛才思考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的思考內(nèi)容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如果在匯報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請組內(nèi)的同學幫助理解。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稍后可以提出來。
3.在剛才的交流過程中,哪些詞語、句子是你們小組理解起來很困難的。
4.哪組同學能說說全文的意思,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如果覺得他哪些地方說得不恰當,可以指出來。
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學習方法 學習態(tài)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學習態(tài)度)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
。ㄟ@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tài)度,還有講個人修養(yǎng)問題。)
第二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一味空想
而不肯讀書,就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第三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p>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我)應當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的.身上也有)就(應該)改正!边@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學習態(tài)度)
第四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先做人,再做事)
“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有竭盡全力嗎?和朋友交往有不誠實的表現(xiàn)嗎?老師教我的知識有沒有去復習呢?”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這四則論語,邊讀邊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談一談。
2.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體會。
3.指名談談學習論語的體會。
4.試著背誦《論語》四則
五、作業(yè)
1.背誦《論語》四則,你還知道《論語》中的哪些話,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積累幾條。
2.預習《薛譚學謳》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交流“錢能做什么”的課前問題
a 互相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10元錢能做什么
b 錢的重要性
二、復習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
1、小組交流。
A 認識多音字:
B 指導書寫
C 理解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想一想:
A 寫誰?寫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嘗試給課文分段,歸納大意。
C 質(zhì)疑。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毽子里的銅錢》,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教師,隨機板書
[板書]
我老人
二、講授新課:
(一)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
老人為什么送給我不要錢,而卻為李嬸的一個銅錢不高興?
2、讀讀2-3段對話話,再次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3、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ǘ⿲W習5-14段
熟讀課文,找找課文我是怎么做的?畫出我的心理描寫的句子以及老人動作的詞
1、小組里讀讀,表情、動作的句子重點讀讀
引導質(zhì)疑;
毽子里的銅錢珍貴嗎?
2、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畔胂窭先速u烤山薯的艱辛?
、谱髡唧w會到了這種艱辛嗎?
讀讀老人又送山薯的'句子,
以及作者心理描寫的句子
3、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4、對比李嬸、我兩次的表現(xiàn),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5、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說說你對老人為什么要這樣做?
三、課堂:
今天學習了這文章后,你覺得這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p>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本上。
布置作業(yè)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么?寫在本上。
語文教案 篇5
《石壕吏》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初中七年級語文教案石壕吏,我們一同來看看下文。
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
2. 揭露官吏的橫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老婦人的話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綱
1. 介紹背景資料
2. 帶領(lǐng)學生共同翻譯全文,注意重點字詞的講解。(戍、戌、戊等)
3. 分析文章的中心
(1) 對文章第一句話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重點加點字的分析)
(2) 對比分析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3) 對話練習:把吏和婦人的對話補充完整,用現(xiàn)代文的方式,構(gòu)成對話,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4) 最后一段的寫作意圖(提問:如果去掉后會有怎么的效果?)
二、詳案
1.導入:
陳老師在前面已經(jīng)講解了杜甫的兩首寫景抒情的詩,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為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人們稱道的。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亂以后,面對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深切的同情。課文主要敘述了差人乘夜來捉人,連衰老的老婦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慘事。首先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可能同學們往往很難理解古代詩詞的意境,古代詩人常寫一些感物傷懷的作品,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深入了解詩作者的背景資料,去體會創(chuàng)作者當時的所感所想。那么在這里杜甫作為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中晚期的詩集中體現(xiàn)了當時的現(xiàn)實,所以在學習這首詩之前,先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可以提問:是否有同學在預習的過程中了解了寫作背景?)參考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儀等九節(jié)度使六十萬大軍包圍安慶緒于鄴城,由于指揮不統(tǒng)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guān)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洛陽經(jīng)過潼關(guān),趕回華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別》!妒纠簟肥恰度簟分械囊黄。(要求學生記錄文學常識:《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2.文章逐字講解(齊讀)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異義):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聲吆喝。怒:兇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鄴(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點戌橫戊中空,注意區(qū)別。
(可以請同學翻譯,注意幾個重點詞)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活著的不過是茍且偷生,死了的就永遠完結(jié)了。存者,活著的,生存的人。且,暫且。已,動詞停止,這里引申為完結(jié)。
更,再也。嫗(yù)雖:即使,雖然。(古文解釋填詞規(guī)則,有些字可以用把這個字組詞,解釋,例如這里的雖。)衰:衰弱、衰微。備:準備。炊:燒火做飯。(講解的時候某些解釋參考課文中的標注)
(5) 第四段:泣:小聲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注意與今天的“前途”區(qū)別)
3.分析文章的中心
剛剛我們大家一起仔細閱讀了這首詩,那有同學能告訴大家,這首詩的重點是講的什么啊?(參考:以老婦人給吏致詞為重點,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那讓我們抓住重點,往前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眲倓偨忉尩侥,回想一下暮是什么意思啊?傍晚!在我們看來傍晚投宿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古代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這個兵禍連接的時代!但是杜甫,卻于夜色蒼茫之時才匆忙地投奔大盤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有一種暗示性,大家可以想像n種可能,可以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想象。
提問為何作者直接點出吏捉人,而不寫征兵、點兵?(參考:如實描繪之中寄寓了揭露批判之意)在用一個夜字作捉的時間狀語,含義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們都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了個突然襲擊。
這一句話點名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規(guī)的時代氣氛,為后面老婦的致詞埋下伏筆,也交代了致詞的由來,是事情發(fā)展的開端。
(2)吏呼一何怒與婦啼一何苦對比分析
這兩句極其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吏和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醞釀出了悲痛的氣氛。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聽婦前致詞一句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時老婦苦啼著回答縣吏的怒呼。
(3)對話練習:把吏和婦人的對話補充完整,用現(xiàn)代文的方式,,構(gòu)成對話,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等老婦出門看的時候,縣吏便撲了進去,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泣訴的時候,也許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賴交縣吏看?傊,“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的處境是夠讓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來博取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fā)雷霆:“難道你家里再也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老婦說:“家里再沒人了!”而在這當兒,被兒媳婦抱在懷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孫子,受到了怒吼的驚嚇,哭了起來,掩口也不頂用。于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只有個孫子呢!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心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她只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可憐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婦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我這老太婆雖然已年邁力盡,但請讓我連夜跟你們回衙門,然后好到河陽去當名伙頭軍,等趕到那里也許還來得及為將士們做早飯!
語文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個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誦讀謎語,理解謎語(字謎),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借助偏旁,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的意義。
教具準備:
轉(zhuǎn)盤、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來和大家做個小游戲。
2、首先,我們來看圖,出示(字盤)。
二、看圖:
1、圖上有什么?這叫“字盤”。
2、我們可以給“也”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變成不同的字。有趣嗎?
3、這些都是一個族的字,叫字族。因為他們都有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4、要想做好游戲,我們首先來跟轉(zhuǎn)盤上的這些偏旁交朋友。
三、讀偏旁:
1、 復習已學過的'偏旁。
。1)在這4個偏旁中,有的以前已經(jīng)跟我們見過面了,你們能認出來嗎?
。2)學生認讀,你還能說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嗎?
(3)學生說一個字,老師相機用電腦課件展示。
。4)說了這么多的字,看一看,想一想,“單人旁”和“三點水”分別代表什么呢?
(5)老師小結(jié)。
2、 認讀新偏旁“馬”“土”。
。1)這兩個新偏旁跟什么很相似?
。2)想一想,這兩個新偏旁會代表什么呢?
。3)怎么記住這兩個新偏旁?
(4)學生認讀兩個新偏旁。
四、學習同組字
1、“也”與四個偏旁都是好朋友,看,它們手拉手,變成了這些字,出示轉(zhuǎn)盤一一轉(zhuǎn)出生字。
2、這些生字怎么讀呢?打開書,自己來讀讀這些生字,然后讀給同學們聽一聽,看誰讀得最準確?
3、學生自讀生字詞,老師巡視指導。
4、檢查字音:(1)出示生字詞(2)這些生字在讀音上要注意什么?(3)指名讀詞,齊讀。
5、這幾個字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jié):這四個字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聲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這樣的字,我們就叫形聲字。
6、 做游戲,鞏固識字。
。1)我們來轉(zhuǎn)動轉(zhuǎn)盤,“也”轉(zhuǎn)到與哪個偏旁在一起時,看誰能把這個字又快又準地讀出來?
。2)學生自轉(zhuǎn)自讀。
五、指導學字
1、 學習“奔”的偏旁。
2、 看看練習1中生字筆順表,自學生字筆順。
3、 反饋檢查。(馳、奔、池、塘)該怎么寫?
4、 找朋友,你能給哪個字找朋友?
六、指導寫字
1、 怎樣才能把這四個字寫美觀呢?
2、 學生說,老師做適當點撥。
3、 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 學生仿影,臨寫,老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給“也”字找朋友,并口頭組詞。
2. 讀生字新詞。
3. 誦讀字謎歌。
二、 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 析記字形。
。1) 認讀生字:行、千、莊。
。2) 教學新偏旁。
。3) 說說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2. 指導書寫。
。1)小許交流:怎樣才能把“千、行、莊”寫規(guī)范,寫漂亮?
。2) 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
(3) 學生隨著音樂描、仿、臨寫生字。
三、 課堂練習
1. 加偏旁組詞。
也------( ) ------( ) -----( ) -------( )
2. 擴詞。
行( ) ( ) ( )
奔( ) ( ) ( )
3. 選字填空。
池 馳
。1)魚兒在( )塘里游來游去。
(2)駿馬在草原上奔( )。
4.游戲猜字謎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
2、積累12個詞語及句子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學習積累表示顏色的詞
4、培養(yǎng)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10個生字,12個詞語及2句句子
教學難點:
學習積累表示顏色的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小企鵝”圖片
2、說一說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3、揭題
4、學習生字“企”
5、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聽錄音:小企鵝妞妞看到了什么?
交流
2、自讀課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東西是什么顏色的?交流(變換句式什么式什么顏色?
什么顏色式什么怎么樣?)
3、理解“褶皮”
讀第二節(jié)學習生字:極肚柔軟藏
4、指名讀第三節(jié),學習欣、賞、驚
用“欣賞“說一句話
6、同桌分角色朗讀4~9節(jié)
1)提示學生說話人寫在后面,也是一種對話形式
2)自學生字:贊、嘆、顏、色、晃、闖
3)交流識字方法
7、師生合作讀對話
8、出示:白色銀色藍色綠色紅色七彩
指名讀
說說其它表示顏色的詞
9、分角色朗讀4~9節(jié)
三、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生字
2、搶讀詞語爭紅星
四、拓展作業(yè)
小企鵝長大了,出去看到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以“丁丁冬冬學識字”為主題,學習帶有木字旁的字7個,帶有草字頭的字7個,帶有“竹”字的生字7個,帶有“禾”或“米”的生字10個。
籃 笛 算
第六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帶禾木旁、米字旁的字,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棵:
出示掛圖 觀察這兩幅圖,都畫的是什么?旁邊的.字是什么?師講解字的各部分表示什么?同學們猜一猜今天我們學習帶什么偏旁的字?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詞語:稻子 種子 秧苗 莊稼 秸稈 麥穗 秋天 季節(jié)
(1)讀一讀,互教互認。
。2)觀察帶點的字有什么特點?
。3)說一說禾木旁表示什么意義?
2.出示帶有米字旁的詞:大米 米粒 糧食 面粉 粽子 面糊 糕點 糖果
方法同上。
3.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稻 季 米 糧 粉 糖 料
。2)齊獨生子 。
(3)說一說這些字都是什么旁?與什么有關(guān)?
。4)找朋友
4.學寫字。
。1)出示生字:季 米 糧 粉
(2)讀一讀,說一說這些字的結(jié)構(gòu)、筆順。
(3) 在田字格里練習寫字。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帶禾木旁和米字旁的字。
2.想一想,這些字與糧食有關(guān)系嗎?
稻谷 草料 高粱 年糕 稀粥
四.課堂總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會多少?
板書設計: 丁丁冬冬學識字
稻 季 米 糧 粉 糖 料
季 米 糧 粉
第七、八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復習幾組同一偏旁的字,理解字本義與引申義的聯(lián)系,提高概括能力和推力
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寫出帶有這些偏旁得字。
1.木——————————————————————。
2.草字頭————————————————————。
3.竹字旁————————————————————。
4.米字旁————————————————————。
二.比一比,組詞。
材( ) 芬( ) 菜( )
板( ) 芳( ) 茶( )
箱( ) 糧( ) 草( )
算( ) 粉( ) 藥( )
三.給字去掉偏旁,在組詞。
笛(由) (由于 ) 材( ) ( ) 季( ) ( )
班( ) ( ) 藥( ) ( ) 芳( ) ( )
四.把下詞語中不是一類的找出來,寫在( )里。
柏樹 草莓 梨樹 桃樹 柳樹 ( )
蘋果 葡萄 芹材 香蕉 ( )
桌椅 衣柜 木床 鏡子 ( )
白菜 茄子 蘿卜 小草 ( )
五.填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
木字旁
草字頭
竹字旁
禾木旁
米字旁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文章記述了法國人盧諾爾曼發(fā)明降落傘的故事,贊揚了他富于想象,敢于實踐的。
全文共九個自然段,根據(jù),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紹觀看跳傘表演十分有趣,引出降落傘是怎樣發(fā)明的故事。
文章開始第一句就介紹,觀看跳傘表演十分有趣,接著描述了降落傘從天而降的景象,“好象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特別美麗”。進而提出問題:降落傘是怎么發(fā)明的?就此引出法國人盧諾爾曼的故事。這種開頭的形式,以設問激趣,適宜于調(diào)動學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部分(2-9自然段)介紹盧諾爾曼發(fā)明降落傘的故事。
這一部分可分為兩層。第一層(2-5自然段)寫盧諾爾曼從小就富于幻想。他常和小伙伴到附近的一座高塔上玩,幻想著能象小鳥一樣飛向藍天,從而產(chǎn)生了想飛的愿望。第二層(6-9自然段)寫盧諾爾曼長大后發(fā)揮想象,敢于實踐,終于發(fā)明了降落傘。
盧諾爾曼之所以能夠發(fā)明降落傘,可以歸納為幾個因素:一是童年時想飛的夢想一直縈繞在他心中。他始終沒有放棄這個向往;二是他看書時受到了啟發(fā),被書中的情節(jié)激發(fā)了想象。三是他認真研究,反復揣摩,設計出降落傘,并勇敢的進行測試。盧諾爾曼成功的經(jīng)歷還需強調(diào)的一點是周密、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他首先用一塊石頭進行了實驗,然后才親自跳傘。
盧諾爾曼緣于童年夢想的發(fā)明,至今經(jīng)過不斷改進,被廣泛用于軍事、民用和體育方面。他的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也給了人們不斷追求的動力。
教學目標
1、學會認識1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準字音。
2、初步學習通過抓住重點詞語讀懂句子。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盧諾爾曼設計第一頂降落傘并實驗成功的故事,教育學生學習盧諾爾曼富于幻想、敢于實踐的。
教學重點、難點
1、盧諾爾曼為什么能夠發(fā)明降落傘。
2、理解第二段,抓住人物心理活動、動作體會其品質(zhì)。
教學建議
1、課前可搜集關(guān)于發(fā)明家盧諾爾曼的故事以及降落傘的發(fā)明資料。
2、新課導入時,可播放一段跳傘的錄象,引出問題,也可講述拉文的故事,由此引出課文,還可以從《我想》想飛向遙遠的地方一句引出學生的愿望再進入學習。
3、盧諾爾曼為什么能夠發(fā)明降落傘?這是的重點、難點。重點閱讀課文的第二段,理解他從小就富于幻想,為長大后設計第一頂降落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敢于實踐也是他能夠發(fā)明降落傘的一個條件,重點理解第3、4、6、7、8自然段,抓住他的心理活動、動作來體會。理解盧諾爾曼發(fā)明降落傘,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夠大膽想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把創(chuàng)造力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結(jié)合起來。
4、思考練習“說一說降落傘的用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然后結(jié)合“語文天地”中“想一想,草帽還能當什么?”暢所欲言,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大膽想象草帽的作用。
5、生字教學中,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在字形上,有些和以前學過一些字相近,可以讓學生通過形近字的辨析來提高識字和寫字效率。
拓展習題
1、比一比,組成詞語。
幼()但()迅()浸()
幻()擔()訊()侵()
2、多音字組詞。
jìn()hē()
禁喝
jīn()hè()
3、仿照例句寫句子。
。1)降落傘從空中緩緩降落,好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2)他像小鳥一樣悠悠的飛翔著。
相關(guān)資料
盧諾爾曼:法國人。1783年設計出世界上第一頂真正意義上的降落傘。
降落傘:是一種空降工具。傳說古代舜的父親討厭舜,一次父親想加害于他,讓他樓梯到高處修理糧倉,然后偷偷撤去木梯,在底下放火企圖燒死舜。舜急中生智,抓起身旁的一頂蘆葦大斗笠,雙手把它高舉頭頂,縱身跳下,結(jié)果安然脫險。1638年,意大利囚徒拉文,不甘心呆在監(jiān)獄,他經(jīng)過細心觀察,琢磨發(fā)現(xiàn)圍墻可以攀登。但是圍墻很高,即使爬上去,又怎能跳下來呢?跳下來不摔死也會殘廢。剛好他的親人來探監(jiān),把傘忘記拿走。百無聊賴的他就把玩起傘來,突然他心里一動,于是他動手撕破衣服搓成繩子,用以固定傘的支撐力,結(jié)果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借助這個越出了監(jiān)獄。拉文的冒險行為啟發(fā)了許多人的才思,他越獄的降落傘只是一個雛形。后來盧諾爾曼在他的啟迪下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頂真正的降落傘。
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沉浸:進入水中。多比喻處于某種境界或活動中。
縈繞:縈回。
聚集:集合;湊在一起。
精品教案
教具準備:跳傘表演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跳傘的畫面。
2、多美的畫面呀!你們感覺緩緩飄落的降落傘象什么?(花朵)你們想知道像花朵一樣的降落傘是誰發(fā)明的嗎?他又是怎樣發(fā)明出來的呢?
3、板書課題:空中花朵——降落傘
4、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范讀課文。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聽讀字音。
2、自讀質(zhì)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并考慮課文主要講了一見什么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在小組內(nèi)將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解決,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出來,共同研究。
4、歸納問題:
。1)盧諾爾曼為什么想發(fā)明降落傘?
(2)盧諾爾曼是怎么發(fā)明出降落傘的?
三、熟讀釋疑
1、課文哪幾個方面寫盧諾爾曼小時侯得事?(2—5自然段)
2、默寫2—5自然段,思考小時侯的盧諾爾曼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生答)
3、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通過理解“不可思議”體會他從小富于幻想。
4、你還從哪里體會到他的幻想與發(fā)明降落傘有關(guān)?(生答)
5、指名讀3、4自然段。(指導生讀出渴望的語氣)
6、還有一個詞可以看出小時侯的盧諾爾曼非常富于幻想,你知道嗎?(生答)
7、理解“匯報”。通過理解匯報,進一步體會小時侯的盧諾爾曼非常想“飛”。
過渡語:小時侯的盧諾爾曼非常想“飛”,那么這個夢想在他長大后改變了嗎?他又是怎樣發(fā)明出降落三的呢?
8、自讀6—9自然段。
9、通過哪個詞你可以體會到長大后的盧諾爾曼一直把想“飛”的念頭牢牢記在心中?(理解體會“縈繞”)
10、再讀6—9自然段,然后小組討論:盧諾爾曼長大后發(fā)明降落傘的過程是怎樣的?通過哪個詞可以體會的到?(師巡回指導)
11、小組匯報。(理解發(fā)明思路:啟發(fā)-反復揣摩-試跳-成功)。
12、盧諾爾曼受到神奇故事的啟發(fā)后,終于設計出了第一頂降落傘,他的設計過程會是怎樣的?通過哪個詞可以體會的到?(反復揣摩)
13、開始試跳了,人們的心情怎樣?(生答)盧諾爾曼先用和自己體重差不多的石頭試跳說明了什么?(周密、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14、再讀第8自然段,體會試跳過程中盧諾爾曼的心情。
15、指導誦讀。(引導學生讀出勇敢和自信的語氣)
16、盧諾爾曼終于成功了!讀一讀第9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讓我們和盧諾爾曼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吧。ㄉx)
四、課外延伸
1、由于盧諾爾曼不懈的追求,他終于成功了!你能把盧諾爾曼發(fā)明降落傘的過程用幾句話概括出來嗎?
2、你想向盧諾爾曼學習什么?
3、說一說你知道降落傘還有什么用處?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清明》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