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吟誦中體會民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熱愛民歌,熱愛民間文學。
2、認識3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民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兩首民歌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播放兩首民歌
二、學習歌詞
1、自由讀歌詞,聽歌,然后說說兩首民歌所表達的.帶給你的感覺
2、吟誦體會
3、歌唱體會
三、拓展延伸
再聽兩首同一時期的民歌。
白娘子
教學目標:
1、對故事中的人物有強烈的愛憎:喜歡民間文學
2、運用情事默讀的方法學習課文,能回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3、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4、運用情事默讀的方法學習課文,能回閱讀提示中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課題,導入新課
二、速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
2、巡順序排列下列小標題
被壓塔下——仙草救夫——小青報仇——結(jié)為夫妻——水漫金山
3、說說你最喜歡課文中的那個人物,為什么?
三、積累內(nèi)化
學習生字詞語
四、實踐
把這個故事推薦給好朋友聽。
語文教案 篇2
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3、練習用“允許、”造句。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難點:
1、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
1、讀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嗎?
2、小結(jié):‘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chǎn)物。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zhì)量,這是善于思考的結(jié)果。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1)讀準生字新詞,努力讀得正確、流利。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學生交流字詞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有什么問題寫在書上。
2、學生提問,教師小結(jié)歸納。
2、著重討論: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
四、作業(yè)
1、鞏固生字,描紅書寫。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來學習20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2、指名朗讀課題
討論:課題為什么加引號?“你”指誰?
3、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老師歸納了一下,共有以下三個:
。1) 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
。2) 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 結(jié)果怎么樣?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圍繞問題,自學課文
學生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問題,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guān)問題的答案。
三、交流自學情況
1交流第一個問題
。1)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從哪里可以看出鱸魚的大?
“從未見過、魚竿彎成弧形、大家伙”
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湯姆的“驚喜”。板書“湯姆”“驚喜”
。2)看到兒子釣到這么大的魚,爸爸的表現(xiàn)怎么樣?
板書“爸爸”“贊賞”
。3)你能不能從爸爸贊賞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兒子真聰明、真能干,釣魚技術(shù)這么熟練!
。4) 從哪里看出湯姆釣魚技術(shù)熟練?
學生自讀第2自然段,畫出有關(guān)動詞。
指導學生讀好這幾句話
2交流第二個問題
。1) 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同桌學生討論,理解這是公園的規(guī)定。
(2) 比較句子
a你要把這條魚放掉!
b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句話比較好,為什么?
指導學生同“低沉、嚴肅”的語氣讀好第二句話。
(3) 對爸爸的這個決定,湯姆的表現(xiàn)怎么樣?
板書:不情愿
理解詞語“允許、必須”,練習造句。
指導讀好這句話
3交流第三個問題
(1) 既然湯姆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這條魚呢?
下面,我們要舉行一個辯論會。哪些同學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請你們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湯姆放掉魚;哪些同學同情湯姆的,也要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爸爸不要放掉魚。
四人小組討論
。2) 全班同學自由組合進行辯論
提示
湯姆:a這條魚很大,很難釣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釣不到了。
b離允許釣鱸魚的季節(jié)只有兩個小時了,這么短的時間,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沒有人看見我釣到鱸魚,不放也沒關(guān)系。
爸爸:a雖然魚很大,時間也很短,但規(guī)定必須遵守,不能隨意改動。
b在有人看見的情況下要遵守規(guī)定,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更要遵守規(guī)定。
c做人要誠實、自覺,要嚴格要求自己。
(3) 通過剛才的辯論,我想大家都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必須把魚放掉,F(xiàn)在讓我們來讀讀課文5-12自然段,看看湯姆是怎么做的?
板書:斬釘截鐵
。4) 從湯姆的行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 當爸爸看到湯姆釣到一條大魚時,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想,當爸爸看到湯姆把魚放了時,心里會為湯姆感到更加自豪。他會想些什么呢?
。6) 再讀課文5-12自然段
同桌練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4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 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這么大的魚,他后悔了嗎?
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名朗讀。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
“爸爸堅定的話語”指什么?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說明什么?
。2) 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jié)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爸爸是個怎樣的人?湯姆又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么收獲?
板書:必須自覺遵守規(guī)定
五、作業(yè)
練習復述課文
板書設(shè)計:
17“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 驚喜 → 不情愿
爸爸: 贊賞 → 斬釘截鐵
必須自覺遵守規(guī)定
18、狼和鹿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引號的作用。 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及想象的能力。
4、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從“狼和鹿”的故事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狼為什么是“功臣”?而鹿是“禍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問:當你們剛看到課題的時候,曾想到它會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
2、讀了課文以后,你知道它寫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標上小節(jié)號,一邊讀一邊想想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2、學習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詞語:
繁殖 捕殺 枯黃 生機勃勃 慘 災難 蔥綠 傳染病 生兒育女
指名讀一讀
討論“怎樣抓住它的關(guān)鍵部件記憶字形?
說說你不能理解的詞語,集體討論。
3、課文告訴我們了狼和鹿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根據(jù)學生回答,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課堂作業(yè)
1、練習讀課文,準備讀給大家聽。
2、抄寫詞語
3、描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繼續(xù)學習課文,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幅畫來描繪。
想想:每幅畫上該畫些什么?怎么畫?為什么這么畫?不太好畫的部分用直線標出。
交流自己的畫。
2、討論:
。1)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況?森林呢?
。2)后來狼和鹿的情況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結(jié)果,凱巴伯森林變成了什么樣子?
理解: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
體會森林里鬧饑荒的情景。
3、板書:
4、指導朗讀第1—3自然段。
5、過渡
從一百多年前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產(chǎn)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是什么意思?
6、學習第4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7、討論:
。1)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講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壞蛋”什么意思?鹿怎么成了“大壞蛋”呢?
8、小結(jié):文中三處引號所引用的詞語都是要引起人們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練習朗讀全文。
五、指導復述
指導:恰當引用文中例句,有利于復述。
同桌練習復述。
指名當眾復述。
六、作業(yè)
1、總結(jié):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乘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把你的想法賦諸于行動。讓大家齊心協(xié)力,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努力。
2、現(xiàn)在有人想在凱巴伯森林入口處豎一塊警示牌,你認為該在上面寫些什么?
七、生活小水滴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生活小水滴”,去調(diào)查,了解身邊有哪些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行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們愚蠢的行動;去行動,讓大家都來保護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將得到的獎品是地球的美麗和人類后代的幸福。
板書設(shè)計:
18狼和鹿
功臣 狼暗算鹿 森林 一片蔥綠 生機勃勃
鹿只有四千只 鹿 活潑 美麗 嬉戲
禍首 狼被捕殺 森林 綠色消退 枯黃蔓延
鹿超過十萬只鹿 疾病象….游蕩 只剩下八千只病鹿
19、放飛蜻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guān)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在讀文的基礎(chǔ)上了解關(guān)于蜻蜓的知識,明白道理。
2、學習多種途徑收集、處理資料。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學習,了解蜻蜓的習性、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配套光盤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扣題引發(fā),理清脈絡。
1、啟發(fā)猜想:出示課題,學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2、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不過,這個和小朋友們說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3、初讀,理清脈絡:
。1)第一遍讀,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2)第二遍讀,聯(lián)系上下文或、詞典弄清詞語意思。
。3)第三遍讀,根據(jù)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讓學生填上恰當?shù)脑~,弄清文脈。
二、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指名讀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讀第三段(11自然段)
(1)從“紛紛”一詞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飛蜻蜓。
。2)從“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體會孩子們的心情。
3、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放飛”下加重點號)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找出簡單的,可以自己寫好的字:舌、蠅、蚊、餓、構(gòu)描紅、記憶字型。
3、教師范寫:陶、慈、搶(強調(diào)左邊不是“倉”)、復,抓住重點筆畫進行提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問題導入
1、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請學生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回顧上節(jié)課的提問: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
二、讀文入境,探究自悟
1、學生自由讀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員,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談了有關(guān)蜻蜓的事之后,你會自覺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嗎?為什么?
2、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形成自己的理由。
3、教師組織課堂討論:聯(lián)系前后文說明自己放的理由,關(guān)鍵點:
。1)陶行知的語氣:“慈愛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們?nèi)菀捉邮芩慕逃?/p>
。2)陶行知先生與孩子們的對話內(nèi)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結(jié)構(gòu)。(了解蜻蜓的特點,認識到它是益蟲,應該保護)
提問:從他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學生讀議)
。3)孩子們的回答內(nèi)容和神態(tài)。(“入神”說明陶行知先生的話太吸引人了)
4、練習分角色朗讀。
。1)同座間練習,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2)指名演讀,集體評議。
5、啟發(fā)小結(jié)。
師:為什么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談了蜻蜓后,會自覺自愿、非常樂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飛呢?請結(jié)合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對理由作一個小結(jié)。
學生小結(jié)。(教師點評)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師:讀了這篇課文,你對文中的哪個人物印象最深?
2、學生整體默讀全文,從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
3、指名談感受,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相關(guān)段落。
4、課后研究性學習:陶行知先生說:蜻蜓餓極時會吃自己的尾巴,這個說法對嗎?找找有關(guān)資料驗證一下。(組織學生結(jié)合問題查找資料,展開交流。)
板書設(shè)計
19放飛蜻蜓
捉蜻蜓
識蜻蜓
放蜻蜓
習作6
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學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認真觀察圖畫,結(jié)合已有的知識,說說對不良現(xiàn)象的看法,并發(fā)出合理的倡議。
3、在練說的基礎(chǔ)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寫下來。
努力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jù)有情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準備:青蛙的資料、光盤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談話,引出話題
1、(播放光盤:青蛙捉害蟲的情景。)師:誰能用一兩句話說說誰在干什么?看誰說的準確、生動。
2、學生根據(jù)課件內(nèi)容說話。
二、情境啟思,例文引路
1、讓學生觀察圖畫(幾個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們的網(wǎng)兜里撲扇著翅膀掙扎著)師:同學們,快看,災難忽然就降臨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樣了?
2、引導學生想象:蜻蜓會說什么?
提供提示語:
蜻蜓有的絕望地說:
有的憤怒地說:
有的不解地說:
有的痛苦地說:
3、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們有什么想法呢?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1)說給小組里的同伴聽。
。2)指名發(fā)表看法。
4、讀例文,再交流。
。1)學生自由讀。
。2)指明朗讀。
。3)師生交流:夏志成同學發(fā)表了怎樣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鑒之處?還想在他的基礎(chǔ)上補充或修改什么?(引導學生辨證地讀例文。)
三、看圖,指導表達自己的看法。
1、CAI:一個老頭叫賣青蛙。
2、請學生就這幅圖談談自己的看法。
。1)給學生時間,讓他們構(gòu)思,形成觀點。
。2)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個人的看法。(或譴責或倡議)
3、將話題拓展:除了例文和圖上的這兩件事,在我們身邊,你還想對什么現(xiàn)象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學生交流、評議:是否說清了觀點,是否有憑有據(jù),能不能被大家認同。)
4、師:如果把剛才你們談的看法整理一下,寫出來,就是一篇你的小評論文章了。大家快試試吧,爭取讓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為社會新風做一份努力。
5、學生再次整理思路,準備成文。
第二課時
一、學生完成初稿,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二、指名讀自己的習作,集體評議:
1、觀點是否鮮明、正確。
2、把自己的見解說清楚沒有,有沒有憑據(jù)。
3、有沒有獨到的見解。
三、學生根據(jù)評議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間互改。
2、自己修改。
練習6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鞏固逗號,句號,冒號,引號的用法,并學習王爾德對待標點這樣的“小事”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
2、練習書寫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緊下松的要點。
3、背誦八個成語和古今賢文。
4、按要求調(diào)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頭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并說說對學校今后綠化的建議。
5、學寫毛筆字——橫折斜鉤、橫折彎鉤。
教學重點:
學習和鞏固逗號,句號,冒號,引號的用法,并學習王爾德對待標點這樣的“小事”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
教學難點:
按要求調(diào)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頭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并說說對學校今后綠化的建議。
教學準備:小黑板、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第一題——處處留心。
1、審題。
。1)學生自由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師生明確題意。
2、讓學生默讀小故事,并請學生說說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生試著讀讀沒有加標點的短文,然后交流讀沒有標點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標點歌:
標點符號很重要,組成文章不可少。
該用哪種小符號,都要認真來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號,一句完了用句號。
喜怒哀樂感嘆號,提出問題用問號。
并列詞語用頓號,并列分句用分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對話引用加引號。
書文名稱要標明,前后加上書名號。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號。
標點符號用準確,文章清楚都稱好。
5、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兒歌,回顧逗號,句號,冒號,引號的用法。
6、師生小結(jié)加標點的方法:先給文章斷句,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停頓加上適當?shù)臉它c符號。
7、學生按照方法逐段給短文加上標點。
8、學生自由讀讀加上了標點的故事,感受語氣,集體交流如何加標點。
9、練習讀出感情,齊讀小故事。
10、學生談讀了故事的啟發(fā)、收獲。
二、第二題學——寫好鋼筆字。
1、出示三個字:未、允、夾。學生讀字,觀察字型。
2、學生說說三個字的共同之處。(獨體子,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觀察例字,發(fā)現(xiàn)這類漢字的書寫要點——上緊下松。
4、教師范寫:夾。
5、學生描紅、臨帖,感受書寫的技巧。教師巡視指導。
6、反饋:同座互相欣賞書寫成果。互評和自評相結(jié)合。
7、再找找這種字型的其它字,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成語。
1、學生自由認讀成語,不認識的字或問老師。
2、檢查成語的讀音。重點指導讀準:妄、蠢、厲
3、集體交流,弄懂成語的含義。(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原有經(jīng)驗或查詞典談自己的理解。)
。1)坐觀成。褐笇τ趧e人的成功或失敗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
。2)按兵不動:是軍隊暫時不行動,等待時機,現(xiàn)也指接受任務后不肯行動。
(3)輕舉妄動:妄,盲目。指不經(jīng)過慎重考慮,盲目行動。
。4)操之過急:辦事過于急躁。
4、學生再次認真讀成語歌,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每排兩個成語意思相近,可以連用;每行后一個成語的最后一個字都是“動”;成語的意思都和打仗有關(guān);有些成語出自歷史典故。)
5、練習背誦。
(1)根據(jù)以上發(fā)現(xiàn),自己練習背誦。(邊記邊想)
(2)同桌互相背誦。
(3)指名背、集體背。
6、拓展練習:讓學生說說其他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成語,擴充積累。
二、讀讀背背——古今賢文。
1、回憶已經(jīng)背誦過的古今賢文,集體背誦。
2、學生自由讀古今賢文,掃清字詞障礙。
3、逐句交流、理解,獲得啟示。
(1)小組學習:在小組里,每人讀一句,說說理解,互相補充。
(2)指名讀自己能讀懂的句子,說感受,再齊讀。
。3)反復讀,加深理解。
。4)說說這些句子都是寫什么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
4、練習背誦——開展背誦競賽。
第三課時(想想做做)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古今賢文《環(huán)保篇》,學生齊背。
2、由環(huán)保的話題引入新課:學生談談自己對環(huán)保的認識及其重要性。
二、想想做做
1、了解表格要求。
(1)學生認真看看所需填寫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內(nèi)容。
。2)根據(jù)內(nèi)容討論:我們需要做哪些調(diào)查工作。
。3)分小組,明確分工及注意事項,合作完成調(diào)查任務。
2、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進行調(diào)查,作好記錄。
3、集體交流,各自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匯報時,幫助學生弄清什么是落葉樹及落葉樹的種類;什么是常青樹及其種類。)
4、討論:結(jié)合調(diào)查結(jié)果,說說對學校今后綠化的建議。
。ǹ梢砸龑W生從花草樹木的種類及種植的位置等方面考慮。)
5、將建議可行化:小組合作,會畫的,會寫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園綠化建議。
6、評選最佳建議。(自評與互評相結(jié)合。)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僬J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fā)百中、扁鵲治病、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yī)治、無能為力”等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有關(guān)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劬毩曁岢鰡栴}和大家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課前準備
、俨殚営嘘P(guān)扁鵲的資料。
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激發(fā)讀書興趣
我們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贏嗎?他不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體出示句子:
飛衛(wèi)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wèi)請教。
后來,紀昌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可能說:知道飛衛(wèi)和紀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紀昌是飛亞的徒弟,并且他能百發(fā)百中?赡芴岢鲞@樣的疑問:飛亞是怎樣教紀昌的,使他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僮x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②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為心中的疑問找到答案。
③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交流討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僦该x課文,注意指導學生讀正確字詞句。
、趨R報紀昌怎樣學射的,指導學生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紀昌想學習射箭,向飛衛(wèi)請教。飛衛(wèi)讓他練眼力,先練眼睛盯著一個目標,一眨不眨,后練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都照做了后,飛衛(wèi)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
、塾懻撘蓡柡徒涣鲉⑹。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疑問:飛衛(wèi)為什么先讓紀昌練眼力,而不先教他開弓放箭?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教師可適時引導,讓學生從多角度體會故事的寓意。
a.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fā)百中嗎?
小結(jié):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lǐng),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lǐng),就要先練眼力。要想掌握騎車本領(lǐng),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領(lǐng),就要……;要想掌握操作電腦本領(lǐng),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b.假如紀昌沒跟飛衛(wèi)學射,而跟一個普通箭手學射,會成為射箭能手嗎?
c.出示句子,讓學生有感情朗讀,并說說有什么體會。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wèi)的話;氐郊依,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fā),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jié):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是讀好老師飛衛(wèi)的話,要讀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讀好紀昌的做法,通過“躺”“睜大”“注視”“每天”“聚精會神”“盯”等詞語,讀出他的認真和虛心。三是要讀出紀昌練習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績──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要讀出夸張的描寫。
●識字、寫字、寫詞
①識字:妻、虱。
、趯懽、寫詞。指導重點:“昌”不能寫成“冒”!捌蕖卑焉习氩糠帧!迸c下半部分“女”連起來!按獭弊蟀氩渴恰皷c”不是“束”。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jié)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又是從事什么職業(yè)的呢?
多媒體慢慢播放故事或教師介紹扁鵲其人。(略)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yī)啊。就是這個神醫(y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廠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自讀自悟,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②邊讀邊思考: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么?結(jié)果怎么樣?練習簡要地講述課文內(nèi)容。
③提出自己的疑問或?qū)懴伦约核玫降膯⑹,準備與大家交流。
●交流討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僦该x課文,注意指導讀好“蔡桓公、敷燙、骨髓”等詞和第六自然段中扁鵲說的話:“皮膚病用熱水敷……”
、谥该v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③交流討論。
a.交流學生的疑問。
學生可能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扁鵲是有名的神醫(yī),蔡桓公怎么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么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么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結(jié)合學生的疑問,結(jié)合討論,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于醫(yī)生的醫(y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慮。
指導學生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tài)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tài)度要結(jié)合揣摩他們的心理讀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里會怎么想?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里會想什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辈袒腹珪趺聪,怎么說?
“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贝藭r渾身疼痛的他,又會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啟示。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適時點撥:蔡桓公怎樣才不會死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么會要人命呢?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固執(zhí)己見等道理。
c.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什么?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認讀生字;抄寫字詞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寫正確。睬:右半部撇下不要寫成“米”。蔡:“祭”的第五筆是“フ”第六筆是捺。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的:
1、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體會詩歌也能講道理,發(fā)表議論。
教學重、難點
1、目的:
1、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體會詩歌也能講道理,發(fā)表議論。
教學重、難點
1、重點:(1)通過詩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魯迅為代表的革命戰(zhàn)士的偉大精神,培養(yǎng)“俯首甘為孺子!钡母锩松^。(2)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理解詩的深刻哲理;理解了詩的深刻哲理。
2、難點:第三、六、七節(jié)的內(nèi)容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臧(zang1)俯(fu3)踐踏(jian4)刪刈(yi4)憎惡(zeng3wu4)裝飾(shi4)
2、解釋下列詞語:
。1)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思。魯迅自嘲詩里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脑娋。
(2)情感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比喻魯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yè)。魯迅有一本散文詩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題辭》里說:“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溶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枯腐!
。3)華蓋:古星名。迷信的人認為人的運氣不好,是有華蓋星犯命,叫交華蓋運。但據(jù)說和尚華蓋罩頂是走好運。
3、朗讀、背誦課文。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臧克家,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諸城縣臧家莊。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從小喜愛古典詩詞。18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對農(nóng)民的悲慘處境有較多的了解。這段農(nóng)村生活成為他以后詩歌創(chuàng)作的深厚基礎(chǔ)。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開始寫作新詩。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烙印,引起廣泛注意,受到歡迎?箲(zhàn)爆發(fā)前,詩人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等詩集,進一步反映農(nóng)民的疾苦,揭露和鞭撻了黑暗的舊社會。抗戰(zhàn)勝利后到上海。出版了反映人民疾苦、控訴蔣家王朝罪惡的政治諷刺詩集寶貝兒)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解放后,先后任華北大學三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全國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曾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這首詩是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
2、導語
“詩言志”,詩可抒情、可敘事,詩也能講道理,發(fā)議論,這樣的詩有人稱之為哲理詩。詩中發(fā)表的議論不是抽象的,而是帶有形象性的。是用詩的語言說出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臧克家先生所寫的有的人就是這樣一首哲理詩,學習這首詩,我們要理解詩中哲理性的深刻內(nèi)涵以及鏗鏘有力的語句,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情的紀念魯迅先生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教育。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范讀,或聽詩歌朗讀錄音。注意朗讀者的感情流露。)
2、提問:這首詩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全詩可分成三個部分。
第1節(jié)為第一部分。大意是: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
第2節(jié)到第4節(jié)為第二部分。大意是:詛咒與贊美、鞭撻與褒揚交替使用,形成相互對比,而贊美、褒揚是主旋律,作者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zhàn)斗而偉大的一生。
第5節(jié)到第7節(jié)為第三部分。大意是:在對生死、榮辱、善惡、美丑議論的基礎(chǔ)上,使詩意升華到贊頌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詩的容量加大了。
3、提問第l部分中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有什么不同的'含義。
討論并歸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敝傅氖球T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軀殼活著,它們徒具形骸,雖生猶死,生命毫無價值;“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指的是一生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馬的人,這種人雖然生命不復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精神永在人間。(應啟發(fā)學生。離開詩歌原句去解釋“活”與“死”是不易領(lǐng)會詩人深刻含義的。)
4、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對比?
討論并歸納:
。1)對人民的情感:一種是騎在人民頭上;一種是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騎”和“俯”形象地表明了兩種相反的態(tài)度和感情。
。2)人生境界:那些雖生猶死的人,想通過樹碑立傳,達到“永垂不朽”;而像魯迅先生這樣的人則情愿充當無名的野草,當?shù)叵禄饑姳《龅臅r候,變成熊熊列焰,“于是并且無可朽腐”(野草·題辭),這是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一種“無我”的人生境界。
(3)人生觀:一種給人民帶來災難;一種給人民帶來幸福。
5、提問:這兩種人的結(jié)果如何?
討論并歸納: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挎,把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6、提問:第2、3節(jié)詩里沒出現(xiàn)魯迅的名字、但我們一眼便可看出是在贊頌魯迅的偉大精神,原因何在?
討論并歸納:作者說過:“對這樣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頌,那是很難下筆的。我只是概括地從他生前為人民奮斗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在死后。人民熱烈紀念他這兩點上來表現(xiàn)他的偉大!边@二節(jié)中作者含蓄而形象地贊頌魯迅“俯首甘為孺子!钡膫ゴ缶,因為本詩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同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讓人馬上想到魯迅的詩:“俯首甘為孺子!。魯迅先生野草散文詩也讓人們與詩中“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聯(lián)系起來,因此雖然詩中沒出現(xiàn)魯迅的名字,可讓人一看便知是魯迅的寫照。魯迅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精神,魯迅為了革命事業(yè)甘愿貢獻自己的一切。
四、小結(jié)
有的人寫于1949年11月1日,新中國成立不久,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紀念自己的偉大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先生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革命人民隆重紀念魯迅的盛況。
這首短詩以有的人為題,是對全詩內(nèi)容所作的揭示和概括。它蘊含著深意。詩的第一節(jié)即第一部分,詩人揭示了這種深刻含意的具體內(nèi)容,精辟地概括了人生的意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就使詩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九年級語文《有的人》教學設(shè)計4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在寫作方面,這首詩也有著鮮明的特色,這就是在對比和對應中表現(xiàn)出深刻的哲理,這里所說的哲理,詩人并不是用一般抽象的語言來告知讀者,而是運用形象性的詩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意義,它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那種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動統(tǒng)治者和為人民俯首為“!钡母锩叩牟煌松饬x,從而啟示我們。為多數(shù)人去活,才活得有價值。
五、作業(yè)
1、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完成練習一第1、2、3題。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背誦本詩。熟讀自嘲、野草·題辭。
2、這首詩通過議論,給人講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這個道理是以什么形式怎么打動讀者的。
二、導人
上一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背誦有的人這首詩,理解了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fā)的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了革命人生觀的教育。通過討論還明確了對“活”與“死”的不同含義。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首詩的深刻內(nèi)涵。
三、正課
1、背誦全詩
2、提問:第一部分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什么作用?是怎么評價魯迅先生的。
討論并歸納:這一部分的詩歌主要用了連續(xù)反復的修辭方法。連續(xù)反復的修辭在這里起到了強調(diào)作用。這一強調(diào)使這一首詩的詩意升華到贊頌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對評價魯迅先生是偉大的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起到了很有力的、很重要的作用。
3、提問:詩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在內(nèi)容上是怎樣呼應的?
討論并歸納:第二部分,從不同方面舉出兩種人的不同做法,褒貶鮮明,引起人們的思考;第三部分逐一對應回答,強調(diào)了兩種不同做法所得到的不同結(jié)果。
4、提問:這首詩的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這“感”具體,形象。如果詩的第二節(jié)改成:“有的人/欺壓老百姓;/有的人/為人民服務!毙胁恍校空堈f明理由。
討論并歸納:不行。這樣做,兩種對立的人生觀,兩種對人民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表達得不形象!膀T在人民頭上”這典型動作,加上“我多偉大”這典型語言,二者連結(jié)起來,非常形象的揭露了反動統(tǒng)治者的殘暴無恥,“俯下身子”這典型動作,加上“給人民當牛馬”這貼切的比喻、準確、生動的刻畫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形象。
5、提問:這首詩通過討論,給人講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它為什么能深深地打動讀者。
討論并歸納:這首詩所要說明的道理蘊含在第一節(jié)的詩句中:“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作者由紀念魯迅聯(lián)想到深愛人民的人,并且甘愿為人民作牛馬,為人民奉獻、犧牲的人是永垂不朽的。就像魯迅先生一樣,雖然已經(jīng)逝世多年,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著,人民永遠在心里紀念他。作者不僅歌頌魯迅和具有魯迅那樣品質(zhì)的人,也啟發(fā)和引導讀者要學習魯迅精神,做品格高尚的人。
作者發(fā)揮了詩歌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來闡明上述道理,因而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取得了較好的說理效果。
6、提問:讀讀魯迅的自嘲,想想自嘲和臧克家的有的人兩首詩中表現(xiàn)了怎樣一種鮮明的態(tài)度。
討論并歸納:魯迅活著的時候,反動派怕他、恨他、發(fā)動攻勢圍剿他,造謠侮辱、中傷他。面對這一切魯迅坦然處之,堅信自己的信念: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作為人民大眾的代言人,斗爭的勇士,文化的旗手,偉大的民族英雄,魯迅不屈不撓斗爭著。魯迅逝世后,反動派仍然是怕他、恨他、發(fā)動攻勢圍剿他、造謠侮辱、中傷他,而人民卻敬他,愛他?梢娫趯Υ斞傅膽B(tài)度上,可以清楚地讓人們感到斗爭的激烈,這兩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分明的愛憎。
7、提問:讀讀《野草·題辭》,聯(lián)系《有的人》談談對課文有否更深的體會。
討論并歸納:魯迅曾說過:“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倍耙安荨钡男蜗,期待著地下火將它變成熊熊烈焰。這兩個形象都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人民深沉博大的愛,象征他為人民奉獻、犧牲的精神。這樣的人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這正是詩中所要歌頌的。
四、小結(jié)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這首優(yōu)秀短詩,自1949年發(fā)表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首詩的生命力如此強盛,究其原因應該是它對革命人生觀的形成有著普遍意義。是呀,人為什么活著?不同人生觀,立場不同,就有兩種看法。以魯迅為代表的人生觀,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革命者
的人生觀。與此相反,一切為自己,以別人——特別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作犧牲的人生觀,都應當是為我們所唾棄的人生觀!队械娜恕繁砻嫔喜]有人生哲學的說教,這是因為作者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判若天淵的愛憎讓它隱了形。事實上當人們讀到詩會立刻想到這一點。這也是這首詩創(chuàng)作的高明之處。
五、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深入詩歌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shù)境界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4、體會邊塞詩的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目的1、2
教學難點:目的3、4及背誦、默寫
教學方法:誦讀法
所在班級情況 學生特點分析
本班現(xiàn)有學生29人,其中男同學15人,女同學3人。學生思想表現(xiàn)良好,在學習方面,大部分同學很認真,只有個別學生自制力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班中學生基礎(chǔ)良莠不齊,學生成績參差不齊。要想提高本班復習效果,針對上述情況,必須夯實基礎(chǔ),以本為本,加強語文“雙基”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chǔ)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認識,力爭從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的高度,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法,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力爭使全班同學的語文成績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
我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浩若繁星。在這筆豐厚的.文學遺產(chǎn)中,反映戰(zhàn)爭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誦邊塞風光的(如王維的《使至塞上》),有敘述邊關(guān)戰(zhàn)事的(如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有借以傾訴思鄉(xiāng)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漁家傲》,更有暢談從軍壯志抒發(fā)愛國之情的(如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那么我們今天來看一看這兩首詩歌又是從哪方面來反映戰(zhàn)爭的?
一、交流資料
樂府詩:樂府,原是古代掌握音樂的官署,漢武帝時規(guī)模較大。后來將其演唱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二、誦讀詩歌,感知詩歌大意
1、誦讀:可教師范讀、學生誦讀、自由散讀、全班齊讀
2、詩歌大意:
《十五從軍征》這首樂府詩描述的是一位少年從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襤褸、鬢發(fā)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經(jīng)是那么熟悉,而今卻家破人亡的,絕望地望著東方……這首詩通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三、討論探究:
1、請同學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所喜歡的詩句,及喜歡的理由。
2、詩歌是怎樣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的?(板書)
3、你是怎樣看待戰(zhàn)爭的?
四、學生小結(jié)
五、推薦閱讀
王昌齡——從軍行(一、二)
王翰——涼州詞
六、作業(yè) 背誦默寫
板書:
兵役的殘酷
無限的凄涼 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不盡的悲哀
第二課時
導入: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始終有戰(zhàn)爭在相隨,無論是哪一個朝代都有戰(zhàn)爭的刀痕,印在文學的詩詞中,反映戰(zhàn)爭的作品便不可封蓋地長成為一顆藝苑奇葩。其中無論是用劍和心抒寫的豪情,還是用弓和刀敘述的征戰(zhàn),或是用白發(fā)和眼淚表達的思念……都像晶瑩、細潤的珍珠撒在詩海的托盤上,讓人長吟,使人苦嘆,讓人流淚,使人感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資料
1、王昌齡(689—757):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字少伯,京兆萬年人。安史之亂,避難江淮,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他是盛唐時期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有“詩家天子”之稱。七絕與李白齊名,被視為“神品”。代表作有《從軍行》、《出塞》、《閨怨》、《芙蓉樓送辛漸》等。
2、飛將:指漢代飛將軍李廣,李廣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戰(zhàn),匈奴稱其為“漢之飛將軍”。
3、陰山:即陰山山脈,起自甘肅,延綿內(nèi)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區(qū)北方的屏障。
4、互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獨立的語言結(jié)構(gòu)彼此拼合,相互補充,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內(nèi)容
二、誦讀詩歌,感知詩歌大意
1、誦讀:可教師范讀、學生誦讀、自由散讀、全班齊讀
2、詩歌大意:
《出塞》一詩描繪了邊關(guān)無良將駐守,致使匈奴頻繁入侵的情況,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亂的痛恨和對良將的思慕。
三、比較探究:
1、請同學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所喜歡的詩句,及喜歡的理由。
2、這兩首詩歌各是從什么角度出發(fā)來寫戰(zhàn)爭的?(板書)
四、學生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背誦默寫
2、搜集關(guān)于反映戰(zhàn)爭的詩詞
板書設(shè)計:
十五從軍征——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出塞——對戰(zhàn)亂的痛恨和對良將的思慕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正確讀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玻璃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臇|西,但是玻璃的種類不僅僅是我們見到的最普通的那種,還有許多新型的玻璃,你知道有哪些嗎?它們又有什么用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幾種新型玻璃。
二、板書課題
提問:“新型”是什么意思?
三、學習生字詞
1、注意讀音:殊、即
2、字形:碎。
3、形近字同音字:
4、教師結(jié)合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陳列、博物館、企圖、犯罪、特殊、即使。
四、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這一課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
教師板書:
夾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
提問:
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教師總結(jié):
全課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及它們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檢查學生朗讀課文。
二、學生自學課文,思考
課文共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它們的特點,作用是什么?在文中畫出。
三、學生分小組交流,并填表。
四、全班交流并展示圖表
五、結(jié)合表格內(nèi)容,讀課文,概括段意。練說幾種新型玻璃的自述。
六、練習朗讀一至五段。
七、學習第六段,理解“正在、將會”兩個詞。
八、提問:
這句話你怎樣理解?對全文起什么作用?
九、教師總結(jié)全課。
學習了本課我們應在當今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后為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領(lǐng)略威尼斯的綺麗風光和文化藝術(shù),體會文章對中意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的歌頌。
2、學習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線為經(jīng),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緯,抓住特點、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的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領(lǐng)略文章絢麗多彩之美。
2、掌握文章比喻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統(tǒng)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PPT課件中關(guān)于威尼斯風光的部分,并介紹: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水城,是亞得里亞海濱的一串明珠,是許多人最想去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今天,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那座著名的水城去游覽一下,感受它那渾然天成的美。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集體朗讀后文,之后思考:威尼斯給你怎樣的一個印象?學生交流,自由發(fā)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紹威尼斯的面貌和歷史。
第二部分(4—6),介紹威尼斯是一個“奇特的城市”,展現(xiàn)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
第三部分(7),贊頌威尼斯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深厚友誼。
四、精讀第4段:
第4段寫威尼斯是一個水城,作者是怎樣寫的?試簡要分析。
明確:
第1句是中心句,運用“不是……而是……”的對比并列句式,強調(diào)“開門見水!
第2句是采用比較法,突出威尼斯“獨特的瑰麗的形象”。
第3—9句是具體說明獨特在何處,瑰麗在何處。第3句突出了大運河中的繁忙景象。第4、5句寫觀賞兩岸風光和建筑藝術(shù)。第6句是介紹威尼斯運河上的橋梁,突出介紹威尼斯最美的橋——大理石建成的“李亞度橋”。第7—9句介紹水上交通工具,重點突出介紹“公朵拉”小游船。由此可見,威尼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藍藍的威尼斯》教案》,來自網(wǎng)!
斯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交通工具,“瑰麗”之處在于泛舟,大運河欣賞到的古典建筑藝術(shù)和兩岸風光,表現(xiàn)了“水都之美”。
五、品味語言: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語言來描繪,課文中有許多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請你摘抄這些比喻句,體會它們的表達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本文文章絢麗多彩,多用比喻。
1、一片蔚藍色的世界:天,是藍的;地,也是藍的。水天連接的遠處,聳立著幾處高樓和尖頂教堂,仿佛在藍色的盆景里點綴著一簇簇的村落……
這段文字描繪了一個藍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藍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則是“藍色的盆景里點綴著”的一簇簇村落。這個新鮮貼切的比喻,不僅緊扣了題目,描繪出威尼斯給人的整體印象,而且有著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變得瑰麗美妙起來,使游客產(chǎn)生了急欲去觀賞個究竟的沖動。
2、118個島嶼,177條大小河道相互溝通,由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串連綴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顆顆珍珠連綴起來的瑰寶。入夜,燈光映著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亞得里亞海濱像進了水晶宮一般,真是人間奇景。
這里運用了兩個生動貼切的比喻。前一個比喻寫水都的白天之美,后一個比喻寫水都的夜晚之美。這兩個比喻的共同特點是“閃閃發(fā)光”,給人光彩奪目、如詩如畫的感覺。燈光、明月、碧水、大海、珍珠、瑰寶……這是多么絢爛的世界,迷人的“人間奇景”啊。
3、深秋的威尼斯,絢麗多姿,游客如云,廣場上千百只灰鴿爭相啄食,供人拍照、逗樂,穿梭般來往的船艇,迎著飛翔的海鷗,構(gòu)成一幅美麗、和諧、幸福的畫卷。
這段文字是圣馬可廣場的秋景。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營造了一種和諧、幸福的氣氛,給人陶醉的感覺。文中三個比喻也恰如其分,特別是“畫卷”,這一比喻帶有綜合美,富有詩情畫意。
六、探究:
課文題目特別吸引人,不說“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說“藍藍的威尼斯”,你認為好在哪里?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以“藍藍的威尼斯”為題,不僅突出了威尼斯的色彩,而且寫出了作者俯視威尼斯的總體印象。藍色不僅突出了威尼斯的環(huán)境特征,而且它是和平、寧靜、友誼的象征。如果將題目改成“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就顯得太一般化,沒有一點新鮮感;如果改為“奇特的威尼斯”又不能突出威尼斯的特征,“奇特”在哪里,顯示不出來,與文章的內(nèi)容也不甚吻合。
七、小結(jié):
本文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介紹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麗的風光和文化藝術(shù),展現(xiàn)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贊頌了中意兩國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誼。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建設(shè)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發(fā)人深思的故事。讀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讀課文,思考
課文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
2、檢查自讀效果。
3、交流。你們讀懂了什么?誰能把這個故事說一說?(整體感知)
三、練讀、議讀、質(zhì)疑
1、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欣賞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提要求:把語句讀流利,讀你自選的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議讀與質(zhì)疑。其他同學對于別人的朗讀和發(fā)言,給與評價,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有疑問也可提出。一點要通過讀書、思考、議論去認識。
(1)如選讀“筑路工人突然停下來”這段課文時,要把你對高大、
挺拔的橡樹的興趣、愛惜之情讀出來,要拿高大的橡樹引起筑路工人的關(guān)注和愛惜的'心理讀出來。
議讀時要對筑路工人自覺保護橡樹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識到“砍樹容易栽樹難”的道理。
。2)“如選讀工程師與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時,要
從工程師和工人的神態(tài)、動作、言語中體會他們的心理。工程師要執(zhí)行自己設(shè)計的工程計劃,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他們在保護橡樹上獲得了一致。
。3)如選讀最后幾段課文時,要對公路上彎曲城馬蹄形有所認識、
有所感悟。重點是讀好人們的贊嘆,體會保留橡樹在人們心中的廣泛影響。同時放開讓學生暢談自己的認識——由課文引向?qū)W生生活,由他律誘發(fā)自律。
四、練習地方實例,說說你讀后的感想。
可啟發(fā)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尋找有關(guān)的實例或資料來說說感想。
教后小結(jié):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這類課文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交流合作,讀懂課文。學習本課,按照練讀——選讀——質(zhì)疑——議讀等方式,促使學生生生互動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使學生受到了環(huán)保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的關(guān)注自然、關(guān)注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感。
語文教案 篇9
《對對歌》屬讀兒歌識字,兒歌分為上下兩節(jié),共出現(xiàn)了12對反義詞。每節(jié)句式對應,合轍押韻,讀起來很有節(jié)奏感。要求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學習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自編對對歌,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學習并掌握部首“斤”、“丷”。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反義詞,認識一些常見的反義詞,積累詞匯。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讀中理解和掌握文中的幾組反義詞。
2.注重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的識字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激發(fā)識字的興趣以及積極主動性。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zhèn)相反的游戲。老師說一個詞,你們說出它的反義詞,并加上相應的動作,看誰的反應快。
2.板書課題,大家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仔細聽錄音范讀課文。
2.誰想來試讀、指名讀。
3.全班齊讀一遍。
4.(出示課件)本課生字,嘗試認字。
5.檢查識字情況,學生認讀,教師標音。(采用帶拼音、去拼音、認讀生字的方法,讓識字的難度大大降低。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成就感加強了,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體現(xiàn),激發(fā)出他們識字的興趣。)
6.重點指導前后鼻音的'字的讀音。
7.仔細觀察,識記字形。(互相交流:你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如字謎、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等方式識字。)
8.匯報交流情況。(這一環(huán)節(jié)注重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的識字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9.生字卡片找“反義詞朋友“的游戲。
10.開火車認讀詞語的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鞏固生字)
三、指導書寫
1.出示課件“失、反、關(guān)、新、舊、進、勝、單”這八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在空中書空筆順,然后讓學生說說寫字時應注意什么?
2.教學生認識新部首:“倒八字、斤字旁”,你還知道哪些字也是倒八字的?(蘭、前)
3.師相機范寫。
4.生練習描紅和書寫。
5.展示學生作品,全班評議。
四、朗讀兒歌,自編對對歌
1.同學們看得真仔細呀!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對對歌課文里面,請小朋友再讀一遍課文 ,看誰讀得最好。(師巡視)
2.學生口頭編對對歌。(在學習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自編對對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對對歌,通過讀對對歌,認識了許多生字,會讀對對歌,還會編對對歌,你們真了不起呀!現(xiàn)在請看老師留給你們什么樣的作業(yè)?(出示課件)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jīng)典)11-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繁星教案03-15